塑料行业在低空经济中的发展前景
当下,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迅猛崛起,成为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新引擎。其涵盖低空制造、飞行、保障及综合服务等产业,广泛涉及一、二、三产业。从全球看,低空经济起步于农业服务,历经多年发展,已成为多国国民经济重要部分。在我国,政策大力推动其发展,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》首次纳入,2024 年相关条例施行、多条低空航线开通,预计 2025 年规模破万亿,这为塑料行业带来巨大机遇。
低空经济产品如无人机、飞行汽车等,对材料要求严苛,塑料材料优势尽显。其密度低,碳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无人机机架重量仅为铝合金的 1/3,能减轻飞行器重量,提升飞行性能,降低能耗,增加有效载荷。通过配方和工艺优化,塑料能兼具良好强度与韧性,像聚碳酸酯制成的飞行器窗口可抵御异物撞击,PA6 - GF30 用于关键部件能承受长期应力。塑料耐腐蚀性佳,在沿海、农业等复杂环境下,相比金属更耐腐蚀,可延长飞行器使用寿命。而且塑料加工性能良好,能通过多种工艺制造复杂高精度零部件,满足飞行器多样化设计需求。
在无人机领域,机身、机架、零部件大量应用塑料。CFRP 用于机架,ABS 用于消费级无人机机身,PEEK 用于专业无人机。摄像头云台用改性 ABS 提升抗紫外线老化性能,大疆无人机用 PEEK 塑料轴承确保极端温差下传动精密。电机外壳、螺旋桨也依性能选塑料。飞行汽车方面,汽车级改性 PP 用于车身覆盖件,减重约 40% 且满足碰撞要求;聚碳酸酯用于车窗,抗冲击强度高、透光率达 92%;座舱内部装饰与结构件用 PC/ABS 合金等塑料,兼顾舒适性与耐温加工性。低空物流中,物流飞行器用高强度塑料复合材料,包装采用可降解 PLA 快递袋、LLDPE 气柱缓冲袋,亚马逊还用特殊塑料货舱提升装载效率。
不过,塑料行业助力低空经济发展面临挑战。高性能材料研发难度大,需攻克耐高温、形状记忆等技术难题,且要解决稳定性、兼容性问题。材料性能标准与检测体系不完善,导致企业选材盲目、产品质量不一。产业协同合作不足,塑料供应商与飞行器制造商沟通不畅,影响材料优势发挥。
对此,应加大研发投入,企业建立研发中心,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,政府给予政策支持,企业间组建研发联盟。完善性能标准与检测体系,相关部门和协会制定统一标准,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。加强产业协同,塑料供应商参与飞行器设计,建立产业联盟,开展产学研合作,举办行业活动促进交流。
展望未来,新型塑料材料将不断涌现,如通过改性提升现有材料性能,开发自修复、生物基、智能响应型塑料。材料性能会持续提升,定制化服务加强,满足更严苛性能与个性化需求。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成主流,发展可降解塑料,加强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,推动飞行器可回收设计。